首页 > 中国名家 > 书法家

刘正成 - [刘正成先生访谈录

2022-04-28 13:09:35
刘正成

艺术名家:刘正成

所属分类:书法家

官方网址:https://www.meishu.com/baike/1/d/17467.html

进入官网 百科认领

美术家推荐更多

艺术家刘正成简介

 1946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62年拜师诗人孟凌云研习诗文国学。

1963年始临赵孟頫《临虞世南闲邪公家传》,拜师李灏,临《淳化阁帖》张芝《冠军帖》、《秋凉平善帖》等。

1967年读康无为 《广艺舟双楫》、朱建新《孙过庭书谱笺证》,渴成都书画名家周子奇、张敬候等。

1970年创作独幕话剧《欢迎新战友》,该剧由成都市话剧团表演 ;出任成都市工农兵文艺创作组戏剧组副组长。

1973年谒成都名家刘东父等。

1974年谒陈子庄,与谈书画三小时。

1977年章草作品与赵蕴玉、江友樵等5 人经四川省美术创作办公室选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赴日本书法展。

1978年不时与成都书画名家刘继铭、陈亮清、王砥如、苏园等笔会,参与省市书画展览;在成都工艺美术社与李半黎、高文、江萍、刘云泉、何应辉等接待上海画院庄久达、韩天衡、童衍方等交流。

1979年赴北京出差,在荣宝斋拜会熊伯齐、去小乘巷谒启功

1980年在四川文学发表短篇历史小说《怀素自叙》;书法作品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第1 届全国展。

1981年调任四川省文联《四川文学》杂志任文学编辑;在《四川文学》发表短篇历史小说《地狱变相图》;出任四川省青年书协副理事长、四川省青年书法美术学校校长。

1982年书法作品参加第1 届全国中青年约请 展;赴京、沪向巴金、李1 氓、阳翰笙、沙汀、陆石、陈敬容、柳情、钟惦棐、刘心武等组稿,编辑《四川文学》“四川籍老作家专号”;参与筹建中国书协四川分会,任常务理事;参与中国书协1 届二次理事会工作;与徐无闻等赴杭州、绍兴参加四川浙江两省书法联展,结识刘江、马世晓、沈定庵朱关田、蒋北耿、余晖 、王冬龄、陈振濂等名家并交流;与何应辉、苏园赴苏州、扬州、南京,寻访王安石半山园;在《四川文学》发表短篇历史小说《孔尚任湖海采风记》,在《历史文学》发表短篇历史小说《半山唱合》。

1983年任大型文学丛刊《人世间》副主编,赴京向刘宾雁、丁1 三、刘亚洲、刘心武等组稿;在西安与陈忠实、路遥、贾平凹、李廷华结交并组稿,在武汉谒吴丈蜀、徐迟、碧野等组稿,赴黄州考察赤壁,在河南与张1 弓、叶文玲等组稿;在《长安》发表短篇历史小说《元稹忏悔录》;在《小说界》发表短篇历史小说《新乐之焚》;组织联络张贤亮等召开九寨沟笔会。

1984年在四川文学发表短篇历史小说《望美人兮天1 方》。

1985年借调中国书协撰写二次书法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参加全国第二次书法家代表大会任秘书组组长;由地方 组织部调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出任编辑出版部主任,《中国书法》副主编掌管 工作,申办《中国书法》期刊刊号。

1986年掌管 《中国书法》杂志由书号出版的年刊改为季刊间世;在《红旗-内部文稿》上发表《书法艺术应当 是文明 发展战略的但成部份》;筹办并掌管 第二届全国中青展,掌管 “当代书法创作研讨会”;在烟台出席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学讨论会;主编出版《小先生 习字本》出版。

1987年书法作品参加第三届全国展,任中国书协评审委员参加三届全国展作品评审。

1988年任中国书协第1 届评审委员会委员;担任《当代中国书法卷》履行 主编;应邀在地方 美术学院作《书法抽象 审美特征刍议》讲演;主办首届全国少年儿童书法习字竞赛;掌管 召开河南中青年书法家周俊杰、李刚田、冯志福三人作品研讨会;为《当代中国的书法艺术》的编撰,围绕“拓宽书法创作领域提高当代书法创作水平”主题,掌管 召开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座谈会。

1989年作为中国书协评审委员参加四届全国展作品评选;主编《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上、下)问世,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 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历史小说《庄周自传》。

1990年筹办第三届全国中青展,并任评委会副主任;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短篇历史小说集《地狱变相图》;筹备《中国书法全集》的编撰工作。

1991年掌管 召开辽宁中青年二十九人作品展览座谈会;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出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

1992年出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编《中国书法全集》(总1 百卷),最后 十卷问世;主编《中国书法全集·苏轼》1 、二面世,发表《苏轼书法评传》;荣宝斋出版《刘正成书法集》;重庆出版社出版短篇历史小说集《地狱变相图》;应邀与王镛赴巩义出席河南书法创怍培训班并作讲演;在成都召开“92书法批评年会”;作为中国书法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访问日本,在熊本会见村上三岛、在京都会见古谷苍韵、在东京会见谷村憙斋、西岛慎1 等;荣获中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作品参加北京第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并任组委会副主任;筹办第5 届全国中青展,并任评委会副主任;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王铎》1 、二面世,发表《王铎书法评传》;在孟津掌管 召开有徐邦达冯其庸、金膺显考加的“玉铎国际书法研讨会”;由《文艺报》记者包立民掌管 ,与冯其庸沈鹏作关于《中国书法全集》的四人学术对话;在重庆掌管 召开中国书协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在武汉掌管 召开中国书协第二届篆刻委员会换届会议,和“篆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研讨 会”。

1994年出任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主编,掌管 李学勤、裘锡圭等参加的“古文字学家谈书法座谈会”、掌管 叶秀山、聂振斌等参加的“美学家谈书法座谈会”,掌管 金维诺薛永年等参加的“美术史论家谈书法座谈会”,掌管 史树青、刘九庵等参加的“书画鉴定家谈书法座谈会”,掌管 汪曾祺、邓友梅等考加的“文学家谈书法座谈会”,掌管 吴祖光、周巍峙等参加的“表演艺术家谈书法座谈会”,主编并由荣宝斋出版《学界名家书法谈》;在湖州掌管 了傅申、杨村彬等参加的“赵孟頫国际书学研讨会”;在青岛掌管 召开“中国书协书法教育研讨会”;主编《中国书法全集·黄道周》面世,发表《黄道周书法评传》;在《哲学研讨 》上发表《谈谈文明 市场的“宏观调控”》:在青岛创办中国书法进修学院并任院长,举办首期全国书法展创作培训班。

1995年举办中等书法教育刊授班;应邀在名古屋大学讲学,在中部日本书道会作《中国书法的文人化与非文人化倾向》讲演;筹办第六届全国中青展,并任评委会主任;任第六届全国展组委会副主任;作为中国书协代表团团长应邀出访新加坡,出席中旧书 法交流展开幕式,拜会潘受;掌管 召开“‘95国际书法史研讨会”,发表《徐渭书法年表》,王方宇、金膺显来访松竹草堂。

1996年在河南“墨海弄潮”展发表《怎样把“墨海弄潮”的湖头掀得更高》读话;出任全国第1 届行草书大展组委会主任;与《书法报》记者茗父作《推动当代书法发展的三个成绩 》访谈;在《书法报》发表《书法学科建设三大结构》,并译成韩文转载于《月刊书艺》;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评委会主任并掌管 评审,发表《精品认识 与跨世纪人才》谈话;在北京与作《陈振谦作关于书法创作观念的对话》,又作《与陈振濂关于书法史研讨 的对话》;在东京与西岛慎1 作《中日两国书法发展面临许多共同成绩 》的对话;在广州掌管 召开康无为 书法研讨会,发表《体与用—论康无为 的书法历史观》;在‘96中国书协展览工作会议上作《以展览为中心的当代书法创作》讲演。

1997年参加山东桓台史家岳石文明 遗址考古鉴定会,撰写发表《桓台史家岳石甲骨出土刍议》;在台北1997年国际书法研讨会上发表《论中国书法的美术化倾向》;作品参加韩国全罗北道国际书法双年展;出任全国第七届中青展评委会主任;作品参加世界华人书画展,并出任评委会副主任;在杭州沙孟海书法研讨会上发表《当代书法研讨 中应当 留意 的几个成绩 》谈话;在中国美术学院与陈振濂作关于“学院派书法”暨创作观念和创作模式的演讲与对话;考察长沙走马楼吴简,发表《钟繇与长沙吴简说》。

1998年出任“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组委会秘书长,在大展开幕式后掌管 学术报告会并作“审美-创作-展现 ”总结发言;筹办巴黎中国古代 书法艺术大展和巴黎中国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希拉克总统参观展览;参加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安阳召开的全国考古学研讨会,参加考察洹河北岸商代宫殿遗址;筹办全国隶书学术研讨会,出任评委会主任,在“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上作《从传统金石学到古代 考古学的启示》发言;与刘正兴等赴日本举办《蜀道表情 ——刘正刘正兴书画展》;出版《刘正成草书归去来辞》。

1999年应邀在上海市书协主办的专题报告会作《尹默和二十世犯的中国书法》讲演;在上海与赵冷月作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要阳春白雪不要阳春白雪 》对话;在济南与魏启后作关于书法创作的《微言大义妙趣横生》对话;与冯其庸去淄博并作“流行书风辨”讲演;出版《刘正成书法文集1 》;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举办“刘正成书法展”并出版《刘正成书法》;大型书法作品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刘正成》出版;应邀为日本每日书道会《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撰写《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的回顾》;荣获韩国美术家协会和韩国美术文明 院颁发“世界书法功劳牌”,在汉城艺术殿堂作《二十1 世纪东亚书法前瞻》讲演;在香港与饶宗颐作“关于古文字与书法”的对话;在香港与马国权作“古文字-篆刻-书法”的对话;掌管 筹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 十周年系列书法大展,与谢云联合发表《辉埕的中国书法5 十年》1 文;日本汉学家中田勇次郎逝世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东方学与东方学人》的纪念文章。

2000年掌管 全国第5 届书学研讨会论文评选工作;应中共地方 、国务院约请 ,作为国家文明 界50名代表人物之1 赴北戴河休假,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地方 领导接见;在厦门“《中国书法》年展”学术报告会上作《学科带头人与书法的艺术品格和文明 品格》讲演;在纪念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建所50周年暨“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关于书法源头的思考》论文;赵朴初逝世在《佛教文明 》上发表《敢数书史第5 家》纪念文章;掌管 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评审工作;掌管 筹办千年书法大展;同年,在中国书协5 次代表大会上由常务理事降为理事,留任副秘书长。

2001年撰写《启示—回顾中青展》;在杭州接受汪永江等“关于中青展和流行书风”的访谈;在北京与金开诚、王岳川作关于“全球仪趋势下的书法意义”对话;赴合肥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作书法艺术讲演,并与朱清时院士等科学家座谈“科学与书法艺术”;在2001韩国全罗北道“国际书艺学术大会”发表《简化字:汉字的将来 与书艺》论文讲演:获中国书协颁发“中国书法特别贡献奖”;在汕头为饶宗颐八十5 岁华诞举办书画展,并掌管 召开饶宗颐书法研讨会;应四川省政府之邀,与邓林龙瑞等六人举办“故乡情”六人书画展;在澳门与梁披云作“梁披云畅谈其终身 与书法结缘”访谈;在北京与巴黎大学熊秉明作“关于科学与艺术及其他”对话;在北京大学与季羡林、王岳川作“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特的文明 ”对话;在清华大学与李学勤作“中国文字从起源到构成 和书法同时产生”对话;赴甘肃举办“陇上行-刘正成书法作品展”。

2002年在成都与王岳川作关于“书法本土立场与书法外交成绩 ”的对话;在峨眉山与魏明伦作关于“书法需求 人文精神和文学底蕴”的对话;在东京与西林昭1 作“中日两国中国书法史研讨 现状与寻求 ”对话;受聘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回故乡举办“岷峨行刘正成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与周汝昌作“讲书学比讲红学难”的对话。

2003年应邀在汉城韩国书艺殿堂举办《论用笔与结字:书法艺术成熟的三大历史阶段》专题讲座;创办“中国书法在线”网站,撰写《我与书法二十年》回忆录50篇;编辑《当代书法篆刻获奖者作品点评》;前后 与朱清时作“通过墨迹成分来分析鉴定中国古字画”和“从唐代的省油灯谈到文明的起源”的两次对话;与朱清时作“从藏传佛教到认知科学的簇新 链接”的对话;应邀赴韩国参加“2003国际书艺全北双年展”;在济南与魏启后作“时代环境的影响与艺术个性的寻求 ”的对话。

200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与周韶华作“关于中国画当代性的对话”;与李学勒、赵诚、刘1 曼、冯时就《中国书法全集-甲骨文》卷编撰成绩 的“跨学科对话:关于甲骨文的艺术成绩 ”的座谈;在北京与朱请时作“关于甲骨契刻方法的新认识”的对话;受聘为北京大学书法研讨 所教授,讲授《书法艺术概论》之“用笔与结字:书法艺术成熟的三大历史阶段”、“章法与布白:书法作品空间构筑的发展历程”、“风格与流派:剂作内容与情势 的选择”、“书家与书作:行为与艺术的统1 ”;赴英国探亲,写作学术随笔《英伦行色》。

2005年赴汉城出席国际书法家协会成立大会,受聘为首席主席;与王岳川、卢跃刚、楚然、马啸座谈《中国书法全集》的学术意义;获韩国"2005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大奖。  

2006年被《书法》杂志评为“2005年书坛十大影响人物”;文明 随笔《英伦行色》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荣宝斋出版《刘正成书法作品精选》贺60寿辰;与魏明伦作关于书法与戏剧的“翰墨与粉墨”的对话;应邀与朱清时出席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论结字与用笔--书法艺术成熟的三大历史阶段》。

2007年接受新华网书画频道袁思陶的视频访谈“书法艺术与国际文明 交流”;与《书法杂志》石开、肖文飞作“我崇尚有行为认识 的书法”访谈;由国际书协主办的“地域书风展”在炎黄艺术馆开幕,同时掌管 “2007北京国际书法论坛”;在临沂大学作“中国书坛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讲演;作“就当代书法答中国书法网网友问”的网络对话(当时点击率近20万)为中国科学院研讨 生院讲演;“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2008年《书法艺术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地方 党校学员授课“图说中国书法简史”,与中国书法网作“关于书法艺术审美的标准”访谈;掌管 中国书法在线网开通5 周年网友座谈会;在昆山与李延华作“中国文明 与书法的现状和前赡”对话;在新浪网接受郑勤砚的“水墨传奇之1 :美女博士对话书法名家谈书法人生”视频访谈;接受《书谱》张培元“关于章草”的访谈。

2009年在峨眉山与朱请时作关于“书法艺术现状与国家文明 软实力建设”对话;与《书谱》张培元作“甲骨文、书法、汉字起源”访谈;应邀为英国BBC制造 电视专题片在中山公园书写“泥龟梦蝶”丈八巨幛和“松低草长”对联;应邀为台湾禅寺等书中楷《金刚经》三卷毕(每1 卷所用泥金纸皆长38.5米);香港《书谱》发表“刘正成研讨 ”专题,为其撰写《刘正成:反思录》;《中国书法全集1·甲骨文》卷出版。

2010年与《书谱》张培元作“关于当代书法研讨 的现状”访谈;饶宗顾为《中国书法全集》题签;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徐渭》面世,发表《徐渭书法评传》;掌管 “2010中国·涌泉国际书法大展”;出访埃及考察亚历山下罗塞塔石碑出土地,撰写《埃及十日谈》学术随笔;与书法网1 痴作“文明 外交和书协去行政化”访谈;应邀赴台中暨南大学为博士生讲演《中晚明书风的承袭与流变--以徐渭为为例》(后《书法》杂志连载),访问台北、台中、高雄、台南,在台南书法作作学术讲演,撰写《庚寅台湾行》学术随笔。

2011年饶宗顾题写“刘正成书法作品展”;《书法》杂志连载《中晚明书风的承袭与流变--以徐渭为为例》);『江山寻绎——刘正成书法作品展』在荣宝斋美术馆隆重举行,在展览期期间举办由《美术观察》杂志主办的『刘正成与当代书法论坛』、搜狐网主办的『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跨学科对话』等5 项学术活动;在仙桃出席“全国首期楚简书法研讨会”,作“简牍与书法”讲演;付淑群病逝撰书《悼亡妻文》;答《楚天都市报》关于“楚尚书法与当代书坛现状”访谈;从西安经兰州、沿河西走廊抵达张掖,又从张掖越祁连山,经青海省返回兰州做学术考察;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晤对书艺-刘正成书法对话录》。

2012年参加地方 电视台录制《人物·书法家刘正成》在地方 电视台首播;《中国书法全集》江南片区组稿工作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铺开,对正在编撰的各分卷进行了研讨;在松竹书院掌管 著名经济学家夏斌先生作题为《当前国内国际经融成绩 》讲演;在松竹书院掌管 “怀素自传论争”论坛;受聘河北美院毕生 教授;赴牛津大学拜会苏立文教授,并作两天学术谈话;在大英博物馆拜会吴芳思、葛汉博士,考察其馆藏敦煌文书;在中国书法院讲授《近古书法史的两个转机 点》;与周韶华刘正兴范扬等在松竹草堂会见美国罗伯特·索罗斯及夫人、儿子并讨论中国传统书法、绘画与古代 派艺术现状等成绩 ;在民进地方 主讲《中国书法的历史与当代选择》;与来访的苏立文教授就其《中国艺术史》中对书法历史的讨论;为《瓜州草圣故里文明 产业园碑记》书丹;撰写楷书《河北美术学院建院十周年记》碑揭幕;在湖南湘西州里耶古镇考察里耶秦简,提出“里耶秦简是窖藏而非投入水井”的论断。

2013年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观摩《大报帖》,并发表《〈大报帖〉是日本摹本?》考鉴意见:在河北美术学院东方文明 大讲坛作《道家文明 对书法的影响》讲演;应兰州大学和东南 师范大学约请 ,分别作题为《甘肃古代文明与书法》的学术讲演;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学员授课;在甘肃分四次在陇南、陇西、陇北采风创作三个月时间,“陇上鸿泥—刘正成书法作品展”在甘肃省博物院开幕,并掌管 “甘肃书法论坛”;参加第四届孔庙国子监国学文明 节祭孔大典;受聘地方 美院书法系本科外聘教授。

2014年在河北美术学院发起召开全国高校书法专业教材与学科建设研讨会隆重举行,下午四点,预会 专业教授与学院800学子在正成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了见面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增订本《书法艺术概论》;在松竹书院掌管 “王铎书法的考鉴与研讨 ”论坛,作《“后王胜前王”》新释主题讲演;在福建泉州举办“溪山流韵——刘正成徐寒北溪行书画展”,作“佛教与人生”对话;为央美书法专业本科先生 上课1 个月,在《中国书法-翰墨天下》发表《文书俱美临创兼顾——我的央美本科书法教学录》;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拜会艾伦-麦克法兰院士,参观徐志摩生平与剑桥展;在剑桥亚洲与中东中心拜会高奕睿,交流西夏文、契丹文等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字与历史信息;刘正成书法艺术馆在山东青州宋城开馆,撰书《青州名城赋》八条屏,作《中国画的制造 风气与书法的零件拆卸 均是时弊——当代中国书画市场选择的两难处境》专题讲座;朱清时离任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撰书《天未怀清时》草书册页相赠;在宁波元音琴院举办“相缘心声——刘正成微书法作品展”;应邀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作《近古以来书法史的三个转机 点》专题讲座;与艾伦-麦克法兰、朱清时、刘正成在成都会见并作学术谈话。

2015年在荣宝斋济南分店举办“当代书法名家近作展系列”之刘正成书法作品展,与山东各高等院校书法专业的500名先生 进行了学术对话;出席“4567全国名家约请 展暨淄博齐长城美术馆揭牌典礼 作《国展选秀模式是中国书协的极大错误》讲演;在《书法导报》发表《“海选”办不好“国展----与陈振濓先生就国展评审答记者问的商榷》;参与发起和举办“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在艺术论坛作“书法艺术审美特征”演讲;在淄博齐长城美术馆出席“脉象-邵岩书法艺术展”,作《书法风格不是道德选择——丑书论的政治误区》讲演;在中国书法在线网发表“《北京日报》贴大字报批沃兴华‘丑书’欲意何为?”

2016年在重庆召开的“古代 书法三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书面发言《关于古代 书法的几个记忆》:出席上海亚洲艺术品商学院举办的“艺术与金融论坛”,作《左图右书,国之瑰宝:关于艺术品的金融创新》讲演;在《书法研讨 》发表《清代中期书法综论:近古书法的第二个转机 点》;在甘肃定西出席“刘正成书法艺术馆开馆典礼 暨丙申丝路行——刘正成书法新作展开幕式”;出席“2016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作《挂轴:艺术书写成为书法主流》讲演;主编《中国书法全集24 孙过庭张旭怀素》卷出版发行,《中国书法-书学》转载《张旭怀素论——兼论唐代草书》;由荣宝斋主办“文房拾贝·刘正成翰札书法品鉴会暨学术讲座”。

2017年1月,出席青岛“40后-80后”当代书法研讨 展,作《挂轴——艺术书写成为主流”》的主题讲座,参加“走出唯技术时代”当代书法研讨 专题研讨会;国学巨擘冯其庸仙逝,刘正成致唁电:宣其功德,继其遗志,为国家文明 之复兴而戮力!看望李学勤,请教两个成绩 :青铜与道符和 大洪水的故事。3月,接受《百年巨匠》摄制组的采访,谈《于右任:书品和人品是中国书法审美的价值观的核心》; 4月,临沂美术馆作《书法与中国古代文明》讲座并访问临沂大学并畅谈书法学科建设;云南师范大学作《挂轴:艺术书写成为书法主流》讲座;广西大学作《书法与中国古代文明》讲座,广西艺术学院作《挂轴:艺术书写成为书法主流》讲座并旅游 花山岩画。

5月,山东艺术学院作《书法与中国古代文明》讲座。

7月,出席“墨写新文学”欧阳江河、于明诠书法展及研讨会;出席临沂《王镛、石开、刘正成、沃兴华、胡抗美当代书法5 人展》;赴伦敦出席“河与桥——2017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作诗《罗塞塔:浮起的石头》,接受封面旧事 记者采访就剑桥诗歌节国际诗歌艺术论坛和对银柳叶奖获奖作者的评述。

8月。受聘诏安县丹诏书画院院长并作《书法与古代文明》专题讲座;

9月,英伦行;赴韩国参加全罗北道第十1 届国际双年展及学术大会,

11月,闽海古韵——刘正成微书法展暨刘正成书法论坛在厦门举行,闽南文艺界畅谈刘正成书法人生并作《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叙言 ;掌管 傅山《丹枫阁记》国际研讨会,总结《丹枫阁记》具有三大重要学术意义。

2018年

1月 出席“梅下清思——乐泉书画展”,发言《乐泉书画展具有“举逸民”的示范意义》;

2月 出席在韩国艺术殿堂举办的“纪念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暨残奥会韩中日书艺代表作家展”并作《21世纪的书法与东亚和平的悖论》主题讲演

3月,接受雅晶独家专访《书法的继承更要从内在提升》;刘正成李敦兴在韩国举办艺结金兰书法大展在光州举行,作《21世纪的书法与东亚和平的悖论》专题讲座,接受韩国书法杂志专访《1 个时代有1 个时代的办法与韩国书法家谈当代书法的发展》;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作《中国书法的审美》专题讲座。

4月,向地方 党校图书馆捐赠《中国书法全集》(共计71卷)和《书法艺术概论》(10本),地方 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会委员黄宪起先生代表地方 党校接受捐赠并向刘正成先生颁发捐赠证书。为地方 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工人员讲解《中国书法审美》。

5月,陪同英国专家吴芳思(Frances Wood)、欧文-芬克尔(Irving Finkel)、乔安娜(Joanna KOSEK)邱锦仙、徐善曾等前往敦煌、青海考察,在敦煌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分别作《河西汉简和敦煌写经对当代书法创作的断代史意义》专题讲座。

6月,在郭子绪追思会上的发言《书法家郭子绪的工与贵》

7月,人民大学作《中国书法的审美》专题讲座。

8月,接受杏坛美术馆采访谈《当代书画价值观》;陪同日本高木圣雨赴太原看望林鹏。信手拈来自有神当代书法展之刘正成、邵岩书法作品在新保利大厦红石文博艺术中心举行。

9月,在中科院大学讲学《中国书法的审美》

10月,《传统与创新十人谈》座谈会在北京新保利大厦红石艺术中心举行。资深拍卖专家,艺术品投资评估专家刘新惠、《艺术品》杂志主编王登科、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曾翔、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讨 员邵岩李强,中国金融书协副主席李相国等来自艺术品市场和书法创作领域的专家出席了座谈会并发言,本次座谈会由著名中国书画鉴赏家、红石艺术中心艺术顾问张以国先生掌管 。作《圈外没有人表扬,圈内又没有人批评》的发言,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感到忧愁 。

11月,刘正成历史小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陈晓明、欧阳江河、白烨、程光炜,梁鸿鹰,张清华、李廷华、于明诠先生等应邀出席刘正成历史小说座谈会,莫言发来贺信、李敬泽因公未能出席研讨会。赴英国。

2019年

1月

赴日本参观“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和日本谦慎书道会《中国名品展——傅山》开幕式,会晤西岛慎1 、高木圣雨和邹涛。分别与西岛慎1 《谈颜真卿傅山——每个时代都离不开二王,这是很难超越的1 个课题》,与高木圣雨谈《谦慎书道会的主旨 就是继承学习中国书法传统,把书法艺术发展下去》,与邹涛谈《入古与创新,中国书法创作研讨 的现状与反思》,在澎湃旧事 网发表《观瞻颜真卿《祭侄稿》,如同参加庄严的祭礼》。《中国书法全集-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卷开机付印。

3月

约请 邵大箴陈传席、何加林作“绘画中的书法研讨 ”系列松竹坛系列讲座。赴衢州讲学,主题为《中国书法审美》,掀起起衢州书法家的学术狂欢。

4月

赴三沈故里汉阴县访三沈纪念馆,考察尹默行迹。在绍兴博物馆大厅为绍兴的书法家们讲述了《王羲之的前世今生》,强调不能让精英艺术蜕变为民俗艺术。赴上海金山博物馆参观馆藏白蕉作品,南社纪念馆并赴上海拜访白蕉先生哲嗣何民生先生。约请 童衍方先生担任《中国书法全集尹默、白蕉、潘伯鹰、来楚生》卷顾问,并主编来楚生部分。应邀为《书法报》吴丈蜀先生1 百周年诞辰撰文,发表《吴丈蜀:践行屈原精神的诗人书法家》。

至此年,已主编出版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计74卷;曾主编出版《中国书法》18年100余期。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

Born in 1946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In 1962, Meng Lingyun, a poet of learning from others, studied Chinese poetry and literature.

 

In 1963, he began to visit Zhao Mengfu's biography of leisure and evil family in the south of Yu Shi, Li Hao as a teacher, Zhang Zhi's champion's calligraphy, autumn cool and peaceful calligraphy, etc.

 

In 1967, I read Kang Youwei's "guangyizhou Shuangji" and Zhu Jianxin's "sun Guoting's calligraphy card". I was thirsty for the famous calligraphers and painters in Chengdu, Zhou Ziqi and Zhang Jinghou.

 

In 1970, he created a one act drama "welcome new comrades in arms", which was performed by Chengdu dialect troupe, and served as the deputy leader of the troupe of Chengdu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military literature and art creation group.

 

In 1973, he visited Liu Dongfu, a famous expert in Chengdu.

 

In 1974, he visited chenzizhuang and talked about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or three hours.

 

In 1977, Zhang Cao's works, Zhao Yunyu, Jiang Youqiao and other five people were sent to Japan calligraphy exhibition of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y Sichuan provincial art creation office.

 

In 1978, he met with Liu Jiming, Chen Liangqing, Wang diru, Su Yuan and other famous calligraphers and painters in Chengdu from time to ti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xhibitions; in Chengdu Arts and Crafts Society, he received exchanges with Zhuang Jiuda, Han Tianheng, Tong Yanfang and others from Shanghai Academy of painting, including Li Banli, Gao Wen, Jiang Ping, Liu Yunquan and he Yinghui.

 

In 1979, I went to Beijing on business. I visited Xiong Boqi in rongbaozhai and visited Xiaocheng lane.

 

In 1980, he published a short historical novel "self narration of huaisu" in Sichuan literature, and his calligraphy works participated in the first 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a Calligrapher Association.

 

In 1981, he was transferred to work as literary editor of Sichuan literature magazine of Sichuan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ublished short historical novel "prison transformation map" in Sichuan literature, and served as vice president of Sichuan Youth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and President of Sichuan Youth Calligraphy and art school.

 

In 1982, his calligraphy works participated in the first national youth invitation exhibition; went to Beijing, Shanghai to Bajin, Li Yiwan, Yang Hansheng, Sha Ting, Lu Shi, Chen Jingrong, Liu Qing, Zhong Dianbi, Liu Xinwu, etc. to organize contributions, edited "Sichuan old writer's special number" of Sichuan literature; participated in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ichuan Branch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served as the executive director; participated in the work of the Second Council of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and Xu Wuwen went to Hangzhou and Shaox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calligraphy exhibition of Sichuan and Zhejiang provinces, met Liu Jiang, Ma Shixiao, Shen Ding'an, Zhu guantian, Jiang beigeng, Yu Hui, Wang Dongling, Chen Zhenlian and other famous scholars, and exchanged views with he Yinghui and Su Yuan to Suzhou, Yangzhou and Nanjing to visit Wang Anshi's semi mountain garden, published a short historical novel "Kong Shangren's collection in the lake" in "Sichuan literature". Literature publishes the short historical novel "half mountain singing together".

 

In 1983, he served as the deputy editor in chief of the large literature series human world, went to Beijing to collect contributions from Liu binyan, Ding Yisan, Liu Yaya, Liu Xinwu, etc.; he made friends with Chen Zhongshi, Lu Yao, Jia Pingwa and Li Tinghua in Xi'an, visited wuzhangshu, Xu Chi and Biye in Wuhan, visited Chibi in Huangzhou, and collected contributions from Zhang Yigong and ye Wenling in Henan; he published short history in Chang'an. He wrote Yuan Zhen's confession, published a short historical novel the burning of new music in the world of fiction, organized and contacted Zhang Xianliang and other writers to hold a pen meeting in Jiuzhaigou.

 

In 1984, he published a short historical novel "looking at the beauty and seeing the sky".

 

In 1985, he seconded the Chinese Calligrapher Association to write the work report of the second calligraphy Congress, participated in the second national calligrapher Congress as the head of the secretary group; the Central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transferred the Chinese Calligrapher Association as the director of the editorial and publishing department, the deputy editor in chief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resided over the work, and applied for the journal number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1986, he presided over the chang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magazine from annual publication published by book number to quarterly publication; published calligraphy art should be a part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red flag internal manuscript; organized and presided over the second national youth exhibition, presided over the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creation seminar"; attended the National Calligraphy seminar sponsored by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in Yantai; edited and published primary school The book of students' calligraphy is published.

 

In 1987, he participated in the third National Exhibition of calligraphy works, and served as the judge member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view of works of the third national exhibition.

 

In 1988, he served as a member of the first evaluation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executive editor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alligraphy volume, invited to give a speech 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alligraphy image in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hosted the first national calligraphy competition for young children, presided over the seminar on the works of Zhou Junjie, Li gangtian and Feng Zhifu, calligraphers of the middle-aged in Henan Province, and was the executive editor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alligraphy volume. The compilation of art, centering on the theme of "broadening the field of calligraphy creation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creation", presided over the Symposium of calligraphers and calligraphy theorists.

 

In 1989, he participated in the selection of works for the fourth national exhibition as the judge member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the chief editor of 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top and bottom) came out and won the fourth Chinese Book Award; and published the medium historical novel Autobiography of Zhuang Zhou in people's Literature.

 

In 1990, he organized the third National Youth exhibition and served as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jury; Chongqing Press published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historical novel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ison; and prepare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1991, he presided over the Symposium on the works exhibition of 29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was elected as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China Calligrapher Association and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of China Calligrapher Association.

信息声明更多

1、本站信息均来自于美术家自己投稿或网络,本站无法确定每条信息或事件的真伪,信息仅做浏览者参考。